中國政府網  |   山西省政府  |   呂梁市政府 無障礙瀏覽 今天是 網站支持IPv6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動態 > 省政府要聞

【兩會聚焦】錨定轉型發展不動搖 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松勁 ——住晉全國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時間:2023-03-06 09:34       大    中    小      來源: 山西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住晉全國政協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委員們說,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轉型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與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煤炭產業綠色發展與非煤產業集約發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賦能,進一步堅定轉型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錨定轉型發展不動搖,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松勁。

  依托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建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大科學裝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目前,在“雙碳”目標任務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技術迭代創新、資源集成與利用、能源深度耦合等方面面臨一系列挑戰。

  山西省是國家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2022年2月,國家批準在山西建設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組成部分,圍繞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向,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雙碳”目標任務實現提供支撐。全國政協委員、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院長孫予罕建議,依托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建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大科學裝置。

  孫予罕建議,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國家對建設科技基礎設施給予支持。結合國家賦予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的任務,山西省建設集示范、中試于一體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技基礎設施。建議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委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立項、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

  多措并舉建成國際一流、國內唯一的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集燃煤靈活高效發電、高灰熔點煤和低階煤轉化利用、煤制清潔油氣和化學品與CCU一體化的數字化科技基礎設施,促進技術迭代、成果轉移轉化與產業化,推動煤炭產業的綠色低碳和差異高端發展??萍蓟A設施的建成將為建設美麗山西、帶動產業轉型發展發揮極大作用。

  支持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在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創新體制機制。聚集優勢資源開展共建共享,發揮企業一線生產實踐、設備、高校和科研機構人才集聚、研究開發、基礎研究等優勢,取長補短、融通融合,共建科技基礎設施,共享研究成果、知識產權。探索公益性功能性平臺模式。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形成承擔成果轉移轉化、測試咨詢服務和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等方式獲得一定的收益。吸引和集聚全球創新要素。強化項目建設與省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協同創新,聯合開展設施關鍵技術研究、核心設備或部件研制、前沿科學問題探索,全面提升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科技、產業的源頭創新能力。

  發揮我省獨特優勢,爭取國家樞紐節點在山西布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

  2022年2月,我國正式啟動“東數西算”工程,規劃建設8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以及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山西省委會副主委、陽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素卿建議,充分發揮我省獨特優勢,支持在山西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

  趙素卿介紹,山西有六方面的獨特優勢:區位方面,山西地處中部,承東啟西、連南拓北。毗鄰京津冀科技創新、數字產業核心區域。雄忻高鐵建成后,太原到北京的時間將縮短至90分鐘,將大大促進山西與京津冀地區之間科技、數據、產業、人才等的交流與融合。能源方面,山西不僅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而且風、光等自然資源富集,可為國家樞紐節點綠色低碳運行提供可靠的動力支撐。氣候方面,山西氣候適宜,地質結構穩定,全省域處于適宜布局數據中心的一二類地區。網絡方面,太原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于2021年9月正式開通試運行,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于2019年7月開通運行,可為國家樞紐節點提供堅實的網絡保障。產業方面,山西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總指數、在用數據中心設計標準機架數、在用數據中心上架率等關鍵指標均位于全國前列、中部第一。政策方面,我省出臺的《關于加快構建全省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實施意見》中明確,在太原都市區建設1個省級核心樞紐節點,在大同、陽泉、呂梁建設3個城市級樞紐節點,爭取國家樞紐節點在山西布局,全面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樞紐體系。

  趙素卿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充分考慮山西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取得的比較優勢和迫切的發展需求,支持在山西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幫助山西融入全國算力樞紐體系,為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貢獻力量。

  推動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發展,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

  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45.5萬億元,占GDP總體比重達39.8%。與此同時,數字化轉型在不同區域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全國政協委員、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賀晗建議,大力推動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發展,加快中西部產業數字化轉型。

  賀晗介紹,在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已經開始了一些有效探索,構建起“數據要素+流量變現+場景應用+數據生態”的全棧閉環體系。他建議從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把產業數字化納入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中,加強對數字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頂層設計。一方面,提升中西部地區數據、技術、資本等要素供給質量和供給規模,在財稅、金融、投資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另一方面,出臺中西部數字化轉型指導意見,引導中西部完善產業數字化全局規劃,合理規劃產業數字化轉型路徑。

  加快“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引導數字技術產業溢出效應在中西部釋放。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方式,培育和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推動數字技術從發達地區向中西部轉移滲透,與中西部傳統產業改造深度融合。

  鼓勵推廣“園區+平臺+金融”模式,降低產業數字化轉型門檻。鼓勵設立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園區,通過產業集聚創造規模效應,從而能夠不斷引入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等關鍵資源,形成良性循環的數字化生態體系。

  推動數據要素跨區域高效流通使用。通過規劃指引、試點示范等方式,推動中西部市場主體利用多層次數據要素市場獲取數據,降低數據要素成本。引導數據要素與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相結合,在產業鏈上跨區域向中西部集聚。(鄧偉強)


免费欧洲a级毛片